首页 资讯 对话吉果多多CEO陈彦亦:更具想象力的新零售愿景

对话吉果多多CEO陈彦亦:更具想象力的新零售愿景

    处女座的陈彦亦和大多数的企业家都不太一样。讲话很斯文,没有传统印象中企业家与员工阶级式的“距离感”。西装革履、利落的发型,出现的场合总是将自己收拾的很精致,看着更像是30岁左右的企业高管。从职业履历来看,当过调酒师、服务员、厨师、导游、销售顾问,却是从实业外贸创业起家。陈彦亦则形容自己的多元经历是在追求“自由”,愿意一直尝试具有挑战性的新鲜事物。    吉多果果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CEO陈彦亦是一位台商,来…

       处女座的陈彦亦和大多数的企业家都不太一样。讲话很斯文,没有传统印象中企业家与员工阶级式的“距离感”。西装革履、利落的发型,出现的场合总是将自己收拾的很精致,看着更像是30岁左右的企业高管。从职业履历来看,当过调酒师、服务员、厨师、导游、销售顾问,却是从实业外贸创业起家。陈彦亦则形容自己的多元经历是在追求“自由”,愿意一直尝试具有挑战性的新鲜事物。

       吉多果果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CEO陈彦亦是一位台商,来到上海创业已经15年。陈彦亦是做实业起家,其创立的车毂公司泉创商贸早已成为行业的“优等生”。

       不过,这家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吉多果果,所开展的业务和外贸、车毂没有丝毫的关系。而是聚焦与当下时兴的互联网、外卖、新消费等板块。与消费领域的寡头公司目标不一样,吉多果果瞄准了路边最常见的小型餐饮商家,比如黄焖鸡米饭、排骨饭、米线馆等。经过长时间调研,陈彦亦发现小型餐饮商家生存模式艰难,很难有增收空间。他的项目就是为了帮助路边随处可见的小餐馆的老板们丰富多元的渠道增收。

       这样的新型商业设想,听起来似乎有些理想化,市场上也并未有资本曾经涉猎过该领域。不过,陈彦亦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未来的市场无限。在10年之内,吉果多多意欲让自己的“实体+互联网模式”变得更加普及化,让最普通的小餐饮商家也有机会“共同富裕”。

 

反叛、流浪和自由

 

       爱折腾,似乎是陈彦亦身上最重要的标签。或许,这和他早年“四处迁徙”的经历有关。

       1989年,11岁陈彦亦跟着父母从台北移民新西兰。西式的教育环境,中式的家庭氛围,这一度让青春期的陈彦亦很“叛逆”,在25岁之前,他和父母的争执似乎都是围绕着“自由”开始的。

       陈彦亦的父母经营一家成衣制品的企业,尽管家庭条件很优越,父母却很节俭。比如,当家庭需要换车时,某品牌新一代的汽车上市时,父母总是会挑上一代老款的汽车,因为价格“更便宜”。这让十几岁的陈彦亦在同学之间很没有面子,也无法理解父母“明明有购买能力,却总是很抠门”的表现。下午4点放学之后,其他同学可以去朋友家串门、运动、聊天,享受课后休闲生活。陈彦亦却总被父母要求回家阅读,不许和爱玩的“坏孩子”交往。

       和父母起了冲突,陈彦亦经常会收到“你吃我的、穿我的、就得听我…..”诸多类似的批评。矛盾的积累,让陈彦亦开始想要逃离父母的管束。

       18岁那一年,父母打算全家搬离新西兰去澳大利亚定居,无法接受和好朋友分离去新的环境,陈彦亦和父母发生了最强烈的一次冲突,甚至被父亲打了“板子”。像许多影视剧中正逢青春期的主角一样,给父亲撂下狠话“我再也不会吃你的穿你的…….”摔门而去,陈彦亦跑到朋友家住了3个月。

       直到3年后从大学辍学,陈彦亦都没有主动和父母联系过一次。在澳大利亚,博彩业是合法的产业。辍学之后,21岁的陈彦亦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赌场VIP客户的顾问,简单来说,就是为高端的客户服务,接送客户、安排场地、换取筹码、算好每一场赌局的账面金额……陈彦亦每个月的工资能达到1500澳元。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甚至抵得上当时普通工人家庭收入的两倍。

       陈彦亦似乎有了电影场景的真实体验——开着公司加长的林肯车出行,陪着客户逛奢侈品店,赌桌上一局的额度能达到百万澳元,还认识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有钱客户。陈彦亦形容,“这很像电影《赌王》里的场景,钱在赌场和赌客身上似乎只是数字”。远超现实生活的体验,让他一度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牌面”,似乎自己也是这场繁华泡沫里的真实“主角”。

       如果说这是陈彦亦因为“叛逆”走出家门的第一个人生高峰,那被在赌场认识的客户欺骗则成了他人生的“至暗时刻”。一位赌场的大客户看重陈彦亦的“机灵”,邀请他去自己的公司上班。没想到这却是一家传销公司,陈彦亦赔上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最惨的时候,因为没钱交房租,他只能在悉尼火车站的广场过道里睡觉,只因为那里比街边的马路边干净、暖和。20年过去了,陈彦亦依然记得那年冬天留宿街头冷到骨髓的感觉,“夜里有时候还会被保安驱赶,洗澡也只能偷偷去蹭青年旅社的公共卫浴,自己就像个流浪汉”。陈彦亦说。

 

“回家”创业

       有过“流浪汉”的经历,如今走在上海的街头遇见乞讨人员,陈彦亦几乎每次都会心软,甚至一给就是100元的人民币。尽管有朋友多次劝说“这可能是职业乞讨人员”,陈彦亦却始终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如果他真的像当时的我一样遇到困难呢?”

       熬过最困难的“流浪汉”生涯。时间回转到千禧年,在朋友的介绍下,22岁的陈彦亦成为了悉尼免税店的导游,负责接待境外的旅行团。陈彦亦说,当时带一个30人左右的团,游客的消费提成、带团费用等加起来每周可以拿到近1000澳元的薪资。收入逐渐稳定,陈彦亦也开始思考,“真的要当一辈子导游?我的职业方向在哪里?”。

       在这期间,陈彦亦接触到许多中国大陆的游客。尽管当时世界上公认日本人的国际旅游消费采购力强,但是陈彦亦接触的中国游客消费能力比日本人还要厉害。听着中国大陆游客讲述的国内最新的发展情况,陈彦亦对于回国发展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东莞是中国知名的制造业之都,有50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在东莞生活。2002年底,陈彦亦来到东莞的一家生产水上运动产品公司工作。刚踏上东莞的土地,看到满街穿着黄色背心式安全制服的摩托的哥,向走路的客人吆喝着“要不要坐车”,属于东莞街头的“交通景观”让陈彦亦觉得很新奇。“从来到东莞开始,就有归属的感觉,心里很踏实。”陈彦亦说。

       因为有长期的国外生活背景,陈彦亦更能理解国外客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加上外语优势,他开始负责公司的对外销售业务,一度做到公司的销售主管。“巅峰的时候公司60%的外贸订单都是我的业务”陈彦亦说。在东莞工作的3年,陈彦亦接触了水上运动产品、鞋子、轮胎、轮毂等产业,也为日后的创业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外贸领域的“得心应手”,似乎成为了陈彦亦创业的突破口。2005年,因为与当时做车轮毂公司的战略规划不一致,陈彦亦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陈彦亦和朋友创立了AK公司负责帮助外商对接国内贸易订单。早的时候,公司员工只有3个人。良好的口碑之下,越来越多的外商主动和公司开始对接。

       2007年,陈彦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2000万。为了奖励自己,他一口气买了2台汽车,宝马和保时捷。“按照现在流行的讲法,这也属于‘报复性消费’,核心其实是为了证明自己。”陈彦亦说。

       随后几年的时间里,陈彦亦又相继开办了尊宏贸易、泉创商贸等公司,主营汽车轮毂业务。高峰期的时候,尊宏贸易的销售额能够大达到是2-3亿,已经成为汽车轮毂领域的“领头羊”。

 

外贸实业家转型做新零售探索

 

       吉果多多公司位于上海黄浦区山西南路,距离上海知名的南京路步行街仅有几百米。陈彦亦为公司选择了一个“核中核”的位置,似乎也希望吉果多多开展的新业务能够从“核心”开始,由点到面向着更远,更广的层面发散。

       在陈彦亦的认知里,餐饮行业的附加价值并不高。不过,市场估值已经600亿的知名茶饮品牌喜茶,颠覆了这位依靠实业起家的创业者的传统认知。

这也让陈彦亦开始思考,在传统制造业之外,如何抓住时代的机会,拓展更多赛道的可能性?陈彦亦决定就从当初忽视的餐饮业开始。

       在调研的过程中,陈彦亦团队发现,入驻美团、饿了么等大型外卖平台的餐饮商家的经营情况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据了解,入驻外卖平台的商家都需要支付平台一定的流量费用。这类似于经营者在平台上为店铺“选址”,流量广告费用高的店铺位置就在靠前的页面。如果你的店铺因为不交流量费用,注定只能在“偏僻的巷子”中,很难被消费者关注到。知名的连锁餐饮店铺因为资金充裕,往往能够承担得起流量费用,积极参加平台的各项活动,甚至企业将线上作为品牌推广的主要渠道,盈利以线下经营为主。

       相比之下,一些小商家的经营就显得“捉襟见肘”,即使付给平台的流量费用,增加了曝光率,但是加上人工、材料、房租等成本,店铺可能还处于亏损状态。除此之外,吉果多多在调研中发现,缺乏整体运营思路,单店做线上运营人工成本高,影响单店盈利都是小型餐饮店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为了印证调研的结果,吉果多多甚至还做了一个餐饮实验,分别在公司附近开了两家实体店铺,一家主要针对线上做外卖餐饮,另外一家则聚焦线下实体餐饮。近半年的开店实验,两家店因为体量小,经营不够专业、外卖平台流量费用高等问题,都落得“亏损严重”的结果。尤其是主攻线上餐饮的实验店铺,每个月亏损5千至1万多元。

       据统计,每年上海都有无数小的餐饮商家,因为亏损直接倒闭,或者直接关掉线上外卖平台。

       陈彦亦认为,外卖平台满足了消费者线上点单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小商家们的“生存经营难题”。或许,这是一个全新模式的切入点。吉果多多想做的就是帮助小餐饮商家增加收入渠道,通过专业的选品,丰富店内的可销售的产品种类。“美团、饿了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打算替他解决。”陈彦亦说。

 

理想主义之下的“实体+”目标

 

       吉果多多的目标很大,听起来也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可行性究竟有几分?陈彦亦给记者分析,目前80%的中小型餐饮商家,受制于自身的认知局限,没有成熟的经营想法,更没有时间去寻找为自己能够带来增收的扩容型商品。“这就为吉果多多提供了操作空间,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运营帮助小餐饮商家群体去做这个事情”。

       针对商家担心的“压库存”的问题,在吉果多多的设想方案里,商家处于一种“售卖机”的角色,由吉果多多针对店家的特点进行选品,统一分送产品到店里,产品成本费用由吉果多多来承担,售卖的利润和商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当然,扩容的商品并没有固定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店铺内容来做定制调整。

比如,最近吉果多多正在推一款含有60%果粒的小清梨饮品,健康低糖的特点,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市场团队负责选品的董老师说。目前,吉果多多已经与上海114家外卖店铺合作,“丰容增收”项目已经试水运行了一个月的时间。从收到的店家反馈来看,中小型餐饮店铺几乎都愿意尝试这种新模式。有一位店主坦言,“只要能帮助我们赚钱,我们非常愿意合作”。

       陈彦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未来如果一个店铺里有吉果多多的5项产品嫁接过来,这部分产品带来的增收,或许就能对冲外卖平台的流量费用,让商家扭转盈亏的状态。当然,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吉果多多的目标是帮助餐饮品牌,通过优化产品,线上免费运营,拓品增收,降低综合成本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实现赋能式的增长。

       当然,和当初的互联网巨头开拓新赛道、启用新模式一样,吉多果果预估了项目的难点,比如如何加强地推的效率,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商家加入这样的模式。另外,如何帮助不同的商家找到合适的扩容商品,如何做好定制化的服务?在前期做实验的过程中,吉果多多需要垫资投入首批试验成本…….

       尽管摆在眼前的难题很多,陈彦亦心里还是有一个理想的预期目标,比如半年内获得600家新用户。长远来看,吉果多多的目标是占领市场60%的商家,下一步的城市试点将或将从杭州、成都开始。

       目前,吉果多多新零售小程序和用户APP已在内测阶段。未来除了餐饮行业的店家,涉及更多领域的商户,都可以加入这种“实体+互联网”的新模式。陈彦亦形容吉果多多的项目并不完全是“逐利”的,未来可能会创作更多的合作场景和模式,在不同的商家之间发生更多的链接和可能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深圳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szrexian.cn/news/480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lv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